2024年印度专利规则修正案详细介绍(四)—— 实审期限与新颖性宽限期

Enviado por song el
来源:
页之码IP

印度法旧规则规定,申请人可自优先权日起48个月内提出实审请求。修改后这一期限缩短为31个月,起算点为优先权日或印度申请日(以较早者为准)。

这意味着,对于通过《专利合作条约》(PCT)进入国家阶段的申请,实审请求最迟也必须在31个月内提出。这一改动使印度的审查时间线与欧洲专利局EPO完全一致,有助于减少在多国布局时的提醒负担,也可能加快印度专利的授权进程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制药公司应格外关注31个月这一新时限。以前通过推迟实审请求,可以将专利授权时间与临床试验节奏对齐。现在这条策略空间缩小,企业可能需要提前规划分案申请,主动维持申请链的在审状态,以便根据药物开发的不同阶段调整权利主张。

另一个关键变化是明确了对新颖性宽限期。

旧规则下,申请人若想主张发明公开后的12个月新颖性宽限期,缺乏正式流程,申请人只能提交宣誓书,由审查员在没有明文指导的情况下个案判断。这让宽限期成为一个模糊地带,申请人心里没底。新规则引入了正式表格(Form-31)和费用要求,申请人必须提供完整的披露细节。新表格中还明确列出了所需的证明材料,从而大大减少了申请人不确定性,使其可以更安心地推进申请进程。这种确定性对学术机构和早期创业公司尤其重要,它们通常在发明还未申请专利时就已进行了技术展示或论文发表,新的机制给了新创公司更确定的补救机会。

但IPO虽然在形式上设立了宽限期,并通过Form 31简化了主张路径,但这一保护仍局限于“发明人自己”的公开行为。实践中,IPO对“发明人相关”的要求更为严格。例如:如果某个第三方在未授权情况下泄露了发明信息,在印度,这类“间接公开”可能不会被认可,进而导致专利被驳回。这意味着:无论是医学会议展示,还是期刊发表,哪怕是内部测试数据外泄,只要无法证明源头来自发明人本人,都可能无法主张宽限。

因此,对于企业来说,最稳妥的做法是:企业应尽可能提前提交专利申请,并建立严格的保密机制。特别是在产品测试、临床试验、学术交流或与外部合作伙伴沟通时,应对公开范围和时间点做到精确控制,简而言之,公开之前先递交专利申请;若必须公开,务必同步记录详细背景与时间线。

套餐价格(官费和服务费) / Package fee

Get exact prices For the country / region

E-mail: mail@yezhimaip.com

Calculator